改革之乡凤阳:新农村建设的范本

新遗址建设的凤阳模式

本报记者何海峰

凤阳是创新之乡。

1978年,小岗村18个农民秘密签订生死条约,放弃“大锅饭棒”,改为“大承包棒”,开启了祖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即刻终结。28年后,凤阳40名民营企业家先后担负起村党支部第一任职务或村委会名誉主任,正式投身社会主义新市场建设主战场。

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,在他们自己的思考中一脉相承:前者是为农民提供温饱,后者是让农民的公司富起来。统一酵母粮等这些不起眼的行为,却意外地改变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形态。

那么,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些民营企业家“二次创业”的热情呢?还有哪些力量参与了你的创作?你改变了什么?丰县决策层长期做了什么样的规划?

赵庄试验

过去的经历要从凤阳县刘福镇的一位民营企业家说起。

金威保温容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世来..改革初期,他担任刘福镇供销社副主任,赵村党支部委员,后辞去公职创业。现在,他的公司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异形保温瓶内胆公司,赵世来是第一个暴富的,他被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。

与他的全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赵村,赵世来的地址,显得有些萧条。这个曾经被称为“北大荒”的村庄,经过几十年的进步,依然贫穷,缺水题难以应对。“弃土弃地”招牌突出,是出了名的贫困村。“出丑”。2001年,从北京参加“WTO与中国农业吧”经济论坛回来后,赵世来再也坐不住了。他有信心凭自己的力量改变赵村。

在村“两委”的支持下,赵世来以每年150元至200元的价格在村东门口租了4000亩地,种上了各种杨树。同时,他成立了金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种植管理这些杨树,并聘请了村党支部* * *。村委会主任分管公司的副总经理景丽,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赵村的群众设备建设。流通场所的农民呢?他被允许帮助他种树或在他的工厂工作。他还为农民的房子提供小额贷款,帮助你发展农业和温室蔬菜。

从2002年开始,赵世来先后投资700多万元,挖掘了7个面积在130亩至150亩的水塘,铺设了从村口延伸出的3公里长的水泥路和村里所有的供电、通讯设备。2005年,他开启了村里4000亩场地的综合治理,打乱了农户家的耕作区域,变小田为大田,重新分配场地。他一开始就建立了“田成块、路成网、渠配套、水贯通、树成行”的网格局,为大型机械作业和农业生产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现在,赵庄860名休耕工人中,有280人在赵世来的工厂工作,50人成为森林管理工人,60人从事畜牧业和养殖业,270人外出打工,200人负责本村的场地整治、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业基础装备的改善。2005年,赵庄村民人均净利润达到3620元,这是


除非特别注明,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

No Comment

留言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感谢你的留言。。。